欢迎访问峨边政协网!中国政协四川政协乐山政协
时间查询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县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委员联络委        浏览:39854 次        时间:2018-10-12 11:05:53

 随着新“环保法”实施力度和监察力度的加大,环保责任更加重大。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县环境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意识欠缺。一是群众普遍关心、关注不够。仿佛雾霾、沙尘暴等极端天气距我们很远,认为我县森林覆盖率较高,环境污染只是工业发达地区的问题。二是企业环保意识差。重发展、轻环保,掠夺式生产方式还存在。部分工业企业和矿山的废渣、废水、废气未达标处理,矿山开采后的植被恢复依然未到位。三是农村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危害性认识不够,垃圾乱丢乱倒比较普遍。

(二)污染治理不够。目前,我县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相对落后,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有时发生。城区、集镇部分生活污水没有得到集中处理而直接外排,农村生活垃圾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对地表水、地下水、耕地以及大气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道路交通扬尘整治、建筑施工工地标准化管理不到位,导致扬尘污染严重。

(三)城区噪声严重。县城区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及城市布局不合理,居民区、商业区、加工作业区、学区、医疗区等区域相互交织,建筑施工、歌舞厅、餐饮摊点、商业招揽喇叭声、群众集体锻炼音响等噪声污染比较突出,影响了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成为县城群众反映最多的热点问题。

(四)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历史欠帐和条件制约,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成为环境治理的最大短板。目前,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还未完成、隐患尚未消除,城区污水管网改造进度滞后,污水收集率低;已建成的4个乡镇污水处理站管网不配套,运行不正常,还有14个乡镇尚未建立污水处理站。

(五)执法力量不足。我县环保局机关行政编制只有4人,执法队编制9人,监测站编制15人,实有在岗人员23人,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同时环境监测、环境监察专业人员少,执法力量弱,导致执法力度不到位。

 二、对策建议

(一)强化宣传,提升环保危机意识。坚持把环保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提高宣传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峨边绿色发展理念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活动,借助“环保世纪行”、“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提升全体群众的环境意识。

(二)加大投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做到环境保护投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和可支配财政收入的增长挂钩。一是加快完善全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规划好乡镇、农村和工业园区的污染防治和环境公共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在建项目建设,实施好水源地保护工程、农村垃圾中转站、燃煤锅炉改造提升、农田水利等项目工程,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四是加强环保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应急信息平台和指挥网络,建立安全应急防控体系。督促企业按照新环保法要求增加投入,确保污染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完善机制,落实监管目标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明确污染单位的治理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责任、司法机关的环境司法责任,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一是责任到位。将环保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签订责任书,兑现逗硬奖惩。二是严把准入关。在新办企业、产业时,充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三是加强督查。每年召开专题环保工作会,不定期对职能部门、乡镇环保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通报结果,逗硬奖惩,切实履行环境保护监督职责。

(四)加强执法,确保监管执法到位。一是按规定配齐充实环保工作人员。二是健全环境监管联动机制。推进跨行政区域合作执法和部门联动执法,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实行网格化环境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推进环境监管三级网格化管理,明确监管责任到人。四是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建立环保部门与公安、法院、检察院之间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