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峨边政协网!中国政协四川政协乐山政协
时间查询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丰富峨边文化内涵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来源:学习法制文史委        浏览:69550 次        时间:2019-04-15 08:54:00

峨边地处小凉山区,是进出大凉山的门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小凉山独特的峨边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旅游的灵魂,有其民族性、地域性、不可替代性特质。

县委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旅游兴县”的目标,实施“旅游大开发”战略,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不断涌现,为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点。但是各旅游点文化底蕴不厚,特色不鲜明,已制约我县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端规划,集中打造,突出特色

    我县旅游开发的布局,应是“两个中心、两条线”,即以黑竹沟、县城为中心,以官料河流域、大渡河流域为两线,打造精品文化旅游。

小凉山彝族文化体验区。勒乌乡为出入大凉山的门户,重点挖掘彝族服饰文化、美女文化。哈曲乡、黑竹沟镇依托黑竹沟景区重点打造彝族建筑、餐饮、娱乐、服饰文化,特别是黑竹沟镇的古井、依乌、马杵千、底底古、西河村“五朵金花”,各有侧重,各具特色,避免同质化。金岩乡着重挖掘温泉文化。

彝汉文化融合体验区。大堡镇化林村挖掘彝族美神甘嫫阿妞文化,恢复甘嫫阿妞故居;场镇挖掘边塞古镇文化,恢复部分古城建筑,如张大喜碉楼、城隍庙、接官坪等;九家村挖掘彝汉融合文化。

汉族农耕文化体验区。沿大渡河挖掘峨边铜河文化,恢复建立城区龙凤场、古今寺、一碗水、马嘶溪、象鼻嘴等“峨边八景”;毛坪镇的小河子、老桠、灵风村,五渡镇胡坝、田村等村重点打造渔樵码头农耕文化、铁路电站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溶洞文化,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铜河汉族文化。

红色文化旅游区。毛坪镇小河子,号称 “鹰犬将军”的宋希濂一生中组织的最后一场战斗以失败而告终,并直接导致在沙坪镇古今寺被解放军活捉。乐西公路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

二、政策引领,招大做强,分区实施

出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制定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引进大型文创集团,建立文创园区。探索开展“乡村振兴”农村用地改革,放开城镇人口到农村建房限制。

三、引进、培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依托大专院校培养本地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引进急需高端人才。

四、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环境整治

在规划区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培育文明新风,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美化亮化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