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峨边政协网!中国政协四川政协乐山政协
时间查询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实施全域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医药、卫生界别        浏览:62121 次        时间:2019-04-11 09:02: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县委、政府把推动全县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务实之举;发展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来统领旅游业全面提升品质、转型升级,既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峨边建设生态旅游的现实选择。为此建议:

一、准确把握我县全域旅游的方向

实施全域旅游是提升全域城镇化、县域一体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峨边生态立县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必然选择;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县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抓手。

二、准确把握我县全域旅游的独特优势

峨边是距省会成都最近的彝族文化展示窗口,境内崇山峻岭,绵亘起伏,巍峨磅礴,沟壑纵横,气候垂直;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戴雪帽,山脚百花开”的美誉;“城在森林中、河在城中绕”的峨边,既有北国山河的雄壮,又有江南水乡的灵秀,历史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全县旅游资源禀赋优异,原始森林、田园山色、峰林石柱、高峡平湖、神秘地磁、珍稀生态群落、古老的彝族文化,集天地之灵气,蕴山川之秀美,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县境内水能资源、生态资源丰富,绿色有机农产品走俏都市,远销海外;“一高一铁”、“四路两桥”交通网络即将形成,向北融入成都经济圈进程加快,向南联通攀西经济圈更加便捷,区位优势凸显;实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应从规划着手,结合峨边独特旅游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保护和开发。

三、 探索培育我县全域旅游新模式

一是立足县情,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坚持做优生态、做美乡村,形成独具小凉山彝族特色、环境功能齐全、宜居宜游的生态田园新农村。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三是以业态升级为抓手,致富一方民众。峨边的乡村旅游振兴,不能固守粗放单一的农家乐模式,而要走内涵式、参与式的融合发展之路,推动游客从欣赏美丽风景向享受美好生活转变,从而感受民族山区纯朴的民风民俗。四是坚持特色元素引领。峨边有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山水相映、人水互动”良好生态格局的优势资源,通过乡村旅游发展,让峨边的美,美在大河汹涌壮阔、小溪流水诗意,美在彝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繁盛、厚重,美在灵动鲜活的产业;让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展现在乡村旅游的体验中,从而实现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五是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桃花源”,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把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六是突出民族特色,展现历史文化,体现生态山水。依托“甘嫫阿妞”民族文化品牌,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契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把黑竹沟“五朵金花” 打造成四川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典范村,吸引全球游客;全力培育五渡先锋万亩牡丹主题公园、湖光山色田园、哈曲溶洞、杨河一线天、大渡河水域运动戏水园等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景点;大力发展毛坪千亩猕猴桃、高山水蜜桃、脆红李、蕃茄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体验观光;着力开发沙坪羊子岩生态农业区、星星村长寿养生区、桃花村休闲区为代表的农耕特色文化;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打造民俗旅游村,扶持旅游扶贫重点村,全方位、多角度综合配套同步实施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