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峨边政协网!中国政协四川政协乐山政协
时间查询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提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全县高质量脱贫

来源: 黄树清        浏览:72462 次        时间:2019-07-18 16:44:37

今年年初,自治县政协巫新华主席在县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把助力脱贫摘帽作为政协履职的重中之重,发挥智力密集善于建言的优势,组织委员聚焦脱贫攻坚中的深层次问题,围绕移风易俗、扶贫项目落地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内生动力开展调研,推动县委和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和高挂量脱贫摘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对于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根据我们对我县部分乡镇和村组的调研和了解,目前我县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局面良好,成效显著,但也有部分村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面临的是茫然与无力。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脱贫质量、加快脱贫步伐,成为当前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此提出建议。

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实现零的突破。全县131个村均有不同程度的村集体经济。2018年我县脱贫的40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统计,人均收入为39元,但多的有几百元,少的只有几元。

2、集体经济来源多样化。主要表现在投资本地企业或引进企业、入股专业合作社、自办产业、集体资源收益、集体资产出租、各类管护费用等,主要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仍是自2015年以来由县产业发展资金带来的收益。

3、发展极不平衡。村与村之间比,集体经济收入发展不平衡,如沙坪镇红星村人均收入达到91元,而同乡镇的蔬菜村人均收入才3元,人均收入差距达到30倍;五渡镇向阳村人均集体经济收入200元,同乡镇的茶店只有4.5元。收入与周边区县横向比,差距更大。

4、增长缓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几十元甚至几元,这样的经济实力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较很不相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很多村级想办的公益事业难以兴办, 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大大削弱了基层组织对广大村民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5、发展缺乏后劲。村级集体经济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农业产业简单的入股或投资,受限于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情况。而县内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都表现是小规模 经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而资源性集体资产租赁等风险小、收入来源相对稳定的集体经济收益相对占比很小。

6、观念弱化。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内在动力和外部扶持,一些村干部在认识上有偏差,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坏了受连累,同时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主体本应由经营性组织,如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协会等组织承担,但目前的村两委会参与管理的村级事务头绪繁杂,很难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

二、建议

1、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从村集体第一资源着手,首先明确本村在宜种、宜养、宜看、宜吃、宜走、宜玩、宜天然自然还是宜人文传承等方面,依托资源开发,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接。

2、大力支持鼓励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宜坪勇茂蛋鸡龙头企业、五渡康源农业科技、新场桃花菁宇农业发展公司等企业就是利用了当地的土地、环境、生态、人力、交通、生物安全等最大的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与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形成了有机的连接。

3、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用独特的自然风景,如沙坪镇河沟村、黑竹沟镇古井村、五渡镇先峰村等可与正在打造的旅游热点和亮点对接,村级组织应紧紧抓住生态旅游的热潮,兴办避暑休闲 山庄、渡假村、民俗馆、小吃点等旅游服务业,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4、深度开发土地资源。利用现有的土地、林地等产权,通过资源换资本,走出资金不足造成的集体产业发展瓶颈,村级组织可以市场化的手段经营村集体拥有的土地、林地资源,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5、夯实基础设施。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如目前很多大型养殖企业非常有意愿来峨边兴办企业,但面对的是土地、环保、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无法入驻,村集体可以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村民土地流转、水、电、路建设投资等方面介入,在地租、房租、水电管理、道路投资等方面想办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6、政府主导规划,市场引导生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应由村两委、村民代表、村民作为主人决定,政府可在政策、资金、项目、生产销售网络上建立平台和给予支持,但不能包办。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销售由市场主导,村集体收益、农户权益由村两委和村民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