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峨边政协网!中国政协四川政协乐山政协
时间查询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助力健康扶贫

来源:县政协教文卫体委        浏览:126508 次        时间:2020-03-28 12:00:59

乡村医生是为农村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是最贴近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长期以来,乡村医生工作在第一线,在维护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关系到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网络能否发挥作用和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关系到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近年来,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乡村医生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待遇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为筑牢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县作为全省扶贫重点县之一,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乡村医生队伍总体情况是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包括慢性病防治、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体检及妇幼保健等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业务水平要求高;但部分乡村医生小病不能看、大病看不了,日常疾病诊断能力不足。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22项专规之一,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成为助力健康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

全县131个行政村,除杨河乡茶园村外,现有村卫生室124个,6个村在乡镇卫生院所在地,不单独设村卫生室。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74号)关于乡村医生配置“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1—1.2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的配置标准,结合我县实际,乡村医生按一村一医配置。目前全县乡村医生共计125人,其中123人在岗,2人在读(2020年7月毕业)。

130个村卫生室中,9个村卫生室由卫生院代管,4个村卫生室有2名乡村医生,5名乡村医生兼任2个村卫生室工作。

123名在岗乡村医生中,有2016年7月前的乡村医生44人,有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医士班2016年定向培养乡村医生39人,2017年定向培养乡村医生32人,2019年定向培养乡村医生8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不全面、不协调、技术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较为突出,乡村医生能力水平低、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等是制约农村卫生发展的主要瓶颈。表现为:

(一)服务能力不高。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网底,乡村医生普遍业务能力特别是临床医疗水平较低,主要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130个村卫生室中,能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不足20%。

(二)收入水平低。我县大部分乡村医生工作环境差、设施设备简陋,自身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还不高,所以无法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获得应有补助。

(三)配套保障未跟进。2018年1月1日起,我县实施《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暂行办法》,对在岗乡村医生给予每月增加1000元,用于购买养老保险和工作补助,但对之前曾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和即将到龄退出的人员,无相应补助和补偿办法,导致这部分人员心理不平衡,抵触情绪大,信访事件频发。

三、意见和建议

随着医药卫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为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切实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巩固和完善医改成果,就加强我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建设。《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从进入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应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要按照规定鼓励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到村服务,同时为乡村医生接受培训教育创造条件,确保乡村医生培训率和培训质量。扩大医保报销覆盖面,将村卫生室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保(报销)网络延伸到村卫生室,让农村居民在村卫生室就医能一站结算医疗费用。

(二)明确乡村医生身份,改善待遇。借助医改,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明确乡村医生医疗卫生职责,关切乡村医生的前途,听取乡村医生的呼吁,出台政策明确乡村医生身份,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县内通过考核招聘方式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同时不断落实和完善补助和补偿政策。

(三)解决乡村医生遗留问题。充分考虑曾从事村卫生室工作的和即将到龄退出的乡村医生这个群体曾经为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作出的成绩和贡献,出台政策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助或补偿,解决乡村医生队伍中遗留的不稳定问题。

(四)加强在职村医培训,提高村医从业素质和水平。一是依托省市卫健系统安排的培训,每年有计划组织安排村医到医疗卫生部门进行1-2次系统培训,提高村医的业务素质;二是县卫健局根据全县村医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培训的方法要多样性、灵活性,使乡村医生学得进,用得上;三是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为培训基地,坚持每年开展针对性系统化培训,每名村医都能够及时跟进、掌握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掌握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适宜技术,掌握新医改、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把党和国家的卫生政策、卫生改革成果送到老百姓心里。

总之,我县的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逐步加以解决。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改善医疗条件,完善养老制度,解决村医的后顾之忧,以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留住现有村医,吸收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加入村医队伍,从而提高村医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优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吸引广大农村患者。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完善了,村医的待遇提高了,有了优秀的村医才能留住病人,留住了病人村医的待遇才能改善,收入才能增加,才能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的,才能最终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