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峨边政协网!中国政协四川政协乐山政协
时间查询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报告

来源:县政协办        浏览:43216 次        时间:2023-03-08 10:35: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报告

 

2023年2月13日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委员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政协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一年来,县政协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自治县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上用心用情,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峨边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贡献了政协力量。

(一)高举旗帜,在学思践悟中坚定政治方向

政治性是政协机关的首要属性。我们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论述,牢牢把握人民政协工作的性质定位,始终把讲政治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首要前提。

一是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委会坚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献、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作为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的“第一议题”,集中学习,深刻领悟;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引导政协机关干部和全县政协委员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认真把中央和省市县委加强政协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扎实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回头看”,对照“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等6个方面21个问题,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将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作为“必答之题”,通过设立政协机关党组、政协机关党委,设立峨边彝族自治县对外联络中心,核定5个编制,调入8名年轻干部充实到政协机关等,有力推动了政协工作由“两薄弱”向“两加强”转变。

三是始终把新时代人民政协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放在政协工作的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提高调研质量的实施办法》,制定和修订了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等13项规则制度,规范了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非党员委员等管理细则,有力推动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二)围绕中心,在牵头重点工作中展现政协作为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是政协工作的不变使命。我们始终坚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确保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在政协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高质量完成“大调研”重点工作任务。在县委“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调研工作中,坚持以“争先进、创一流”为目标,以“四个必须”为引领,牵头推进全县“四走”工作,全面推动“排查矛盾纠纷隐患、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群众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外联络”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一办六组”专班,制定“1+5”工作方案,为“大调研”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召开4次推进会、15次碰头会,开展11次督导,向各单位提出并指导解决问题31个,为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撰写大调研信息6条、大调研报告3篇,营造了全县相互学习借鉴、相互赶超的大调研良好工作氛围。

二是多举措推动“四走”工作取得实效。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各乡镇,聚焦咨询政策、争取项目、对接资金,“走上去”争取支持352次,咨询到各类政策161条,争取到位资金32532.68万元,项目103个。通过积极争取,借力发展,全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聚焦弥补短板、学习经验、借鉴机制,“走出去”寻求合作328次,学到工作思路类经验201条,学习借鉴并转化为体制机制35条,对接引进项目46个,通过消化吸收,借智发展,全县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聚焦关心困难群众、排查矛盾纠纷、发现安全隐患,“走下去”掌握实情470次,新检查出安全隐患问题114个,收集民生诉求297个,新发现困难党员3人,困难群众22人,解决群众困难事项11件,通过下沉一线,关注民生,全县干部作风进一步增强。聚焦矛盾化解、问题解决、项目落地,“走进去”解决问题125个,化解矛盾纠纷84个,解决信访问题29个,推动12个项目落地落实,通过主动作为,全力攻坚,全县发展合力进一步凝聚。

三是形成了一系列“四走”常态化工作机制。抓实“四走”常态化,通过定期开展情况收集、问题分析、跟踪督查、情况通报,实现了对接汇报、向上争取常态化,学习经验、借智取经常态化,关注民生、问题排查常态化,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常态化。

(三)聚焦重点,在参政议政中贡献政协智慧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助推发展是政协履职的题中之义。我们充分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优势,不断推动政协工作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调查研究更加富有实效。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七个专门委员会分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阳朔县,贵州省大方县、黎平县和镇远县,陕西省宁强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和攀枝花市、眉山市、雅安市及市内区县考察学习义务教育发展、民族特色场镇建设、农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结合峨边实际形成了既有问题分析、借鉴举措,又有建议意见的调研考察报告送县委领导参阅,政府部门参考,调研成果两次受到县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二是民主协商成果不断涌现。年初制定《2022年度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对全年协商和监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县发改局和县交通运输局开展民主评议,民主监督质效不断提升。联合县医保局、县经信局,成功协商部分企业欠缴职工医保问题,对口协商效果更加明显。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普及彝族日常用语,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等课题召开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协商,专题协商成果日益显现。政协“1+2+4+N”全面协商议政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提案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坚持建言建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的提案工作要求,围绕县委九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拟定提案参考选题,引导政协委员聚焦县委中心工作参政议政,聚焦民生事业建言献策,保障了提案工作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通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提案办理,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亲自落实,县政协十届一次、二次会议以来立案的69件提案均在定时限内办理,办理率和满意率均100%。

(四)凝心聚力,在汇聚众智中助力县域发展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坚持把争取人心、凝聚民心作为工作取向,用共同目标寻求最大公约数。

一是广泛联络集良智。登门拜访跨越千山万水,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广西、成都、乐山等地拜访峨边籍领导和曾在峨边工作过领导,面对面收集对峨边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意见118条。节日问候送出温暖真情,春节和彝历新年期间,向峨边籍在外工作的领导和曾经在峨边工作过的县级以上领导发送征求意见短信126条,慰问信2000余封。对外联络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峨边声音更加响亮,峨边智慧日益汇集,峨边合力全面增强。

二是界别活动促团结。界别是人民政协独有的组织优势,界别活动是人民政协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16个界别政协委员全覆盖联系社会各界,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与各界别群众交朋友、话发展,增进团结,促进友谊;根据委员的专业、特长、优势,以界别为单元,常态化统筹安排委员参加民主监督、视察调研等活动,让委员个体优势有效转化为界别群体优势,增加了向心力,扩大了影响力。

三是读书学习聚共识。始终把书香政协建设作为提升委员履职水平的重要举措,“书香政协”浸润政协书香。通过建立“书香政协委员读书室”,搭建委员读书平台,建立委员网络读书群,开展常态化委员网络读书活动,初步实现了读书室“藏”书香,读书群“飘”书香,读书会“传”书香,读书日“播”书香,“书香政协”有声有色。积极参与书香社会建设,组织委员参与“彝动书吧”、送书送画、委员讲堂等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共识,在传播县委声音中画好同心圆。

(五)坚守初心,在履职为民中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带领政协委员践行群众路线,厚植为民情怀,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有事来协商”助力基层治理。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要求,探索试点、示范打造,形成全县所有乡(镇)、村有协商议事场所、协商议事机构、协商议事案例、协商议事资金,“有事来协商”工作实现了平台建设规范化,协商流程程序化,协商工作常态化。挖掘弘扬彝族火塘文化,从围坐火塘议“家里事”向围坐火塘商“村里事”转变,成功创建“火塘协商”小微协商品牌,成为全省全市亮点,初步形成“有事来协商”工作品牌化。全年共组织“有事来协商”活动234次,协商解决问题212个,峨边做法在全市政协“有事来协商”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一名政协委员荣获全省“有事来协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二是“双助”活动助推乡村振兴。坚持将“双助”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制定“双助”活动工作方案,明确2022年“双助”活动五大主题19项任务。通过组建“双助”活动委员专家服务团、片区工作站,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建设示范基地进行示范引领,开展种养殖技术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岗位职责作用,在各行各业认真履职尽责,助推乡村振兴,全年共协调落实产业发展资金533万元,帮助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联系帮扶脱贫户295户,落实爱心救助资金195.69万元。5名政协委员获得省级部门表扬,10名政协委员获得市级部门表扬。

三是社情民意推动问题解决。规范完善社情民意收集、编印、报送、办理机制,通过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撰写提案提出可行性方案,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热点难点,有效推动部分民生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全年编发《社情民意信息》36期,被省市政协采用12期,其中4期得到县党政主要领导批示并交办,24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守正创新,在创先争优中加强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高标准打造模范政协机关,高水平履行政协职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树好新时代政协机关良好形象。

一是委员履职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开展委员培训,围绕开展“双助”活动、撰写政协提案、报送社情民意等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有效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开展委员履职全过程管理,对159名县级委员参加视察调研、协商情况、界别活动等9方面履职情况进行统计,健全委员履职档案管理,完善委员履职评估机制,激发了委员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宣传思想工作成效明显。坚持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政协行动,发出政协声音,宣传政协主张,讲述政协故事。一年来,峨边政协在中央省市县网络媒体发表文章342篇,在2022年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获得2022年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第三名的佳绩,两位同志分别荣获全省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称号。

 三是文化文史工作凸显特色。拓展文化文史资料收集工作,跨省越市收集峨边烈士资料,完成了红色文史资料《峨边烈士记忆》采写工作,丰富完善了峨边红色历史。组织编写《政协人的履职故事》,为每位政协委员搭好生动的“履职舞台”,留下鲜活的履职印迹。

四是模范机关建设发挥作用。按照“五型机关”打造标准,突出党建引领,注重基层组织建设。优化支部设置,成功完成机关一、二支部换届工作。突出综合能力建设,注重干部传帮带。完善学习交流机制,组织机关干部到外地学习机关工作先进经验。落实干部培养机制,主席会成员帮带年轻干部,派遣优秀年轻干部到市政协跟班学习,每名年轻干部联系服务专门委员会。突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注重团结和谐氛围营造。开展家风家教、专题读书会等廉洁文化活动,增强廉洁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关心关爱干部,团结、民主、和谐的良好履职环境基本形成。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取得的工作成效,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县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县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的支持配合,得到了老领导老同志和全县各族各界朋友们的热忱关心,凝聚着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乡镇联络站和全体政协委员的智慧汗水。在此,我代表县政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主要是:民主协商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方式还需进一步拓展,凝聚共识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十届政协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围绕县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紧扣“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经济工作主基点,坚持“坚决捍卫核心、倾力服务中心、坚守为民初心、广泛凝聚人心、擦亮履职丹心”的政协工作总体思路,突出问需、问效,奋力在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实践中贡献政协智慧,发挥政协作用。

(一)坚决捍卫核心,做好“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

全体政协委员和县乡两级政协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持续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和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化。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开展“学习新思想、践行新使命、奋进新征程”主题读书与实践活动,做深做实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开展政协委员全覆盖培训,举办委员讲堂,深化委员读书活动,加强书香政协建设,引导广大委员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和政协宣传思想工作,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宣传阐释,教育引导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倾力服务中心,走好三区联动城乡融合振兴路

一是坚持“调研引路”。组织委员围绕聚力三区联动,加快城乡融合为履职主线,突出问题导向,选准切入角度,在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园区建设,以黑竹沟带动全域旅游的景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好专题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是坚持“过程监督”。进一步完善监督程序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协商式监督的作用,突出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统一认识”的工作方向,组织委员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筑牢安全稳定底线等方面开展好民主监督,对县发展改革局和县交通运输局民主监督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三是坚持“全程协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加强协商机构建设,聚焦“一地两城三县四区”目标任务选择协商课题,做好专题调研,通过会议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等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三)坚守为民初心,搭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连心桥

一是坚持“为民发声”。通过“走上去”呼吁,“走出去”调研,“走下去”问需,“走进去”问效,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领域,倾听群众心声,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在实施乡村脱贫成果巩固行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完善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运用好政协提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二是扎实开展“双助”活动。继续发挥好“委员专家服务团”作用,助推“3+3”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双助”工作向产业一线延伸,向乡村振兴主战场延伸,助力宜坪粮果、大堡-红旗粮鱼、新林粮药、新场-沙坪粮蔬、毛坪-五渡粮油等产业产区发展,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三是深入推进“有事来协商”。运用好政协有事来协商平台,通过“有事来协商”,一线协商解民忧,深化打造“火塘协商”品牌,扩大影响、提高实效,通过每个乡镇一年不少于4次,每个村一年不少于2次的民主协商,将政协协商民主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优势作用延伸到基层。

(四)广泛凝聚人心,画好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同心圆

一是夯实阵地,加强思想凝聚。进一步深化“书香政协”建设,分层分类、丰富多彩开展好宣讲活动和读书活动,不断提升委员素质,广泛凝聚共识,确保把党的主张和决策部署真正转化为全县各族各界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二是完善平台,加强界别联系。进一步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以界别为纽带、以委员为载体,通过活动开展,不断增进委员和界别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三是畅通渠道,加强对外联络。持续深化政协对外联络职能,探索加强对外联络的更多有效方式,把全县各个民族、各个界别、党政内外的知名人士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扩大“朋友圈”,为峨边的发展建言献策,以共同目标求得最大公约数。

(五)擦亮履职丹心,树好敢于担当务实高效新形象

一是提升委员管理水平。对标“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激发委员履职动力,提振委员履职信心,增强委员履职能力,提高政协委员履职水平,确保政协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修订完善《委员考核办法》,把政协重点工作参与情况加入考核内容,记入委员个人履职档案,充实完善考核“标尺”,科学评价委员履职情况。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机关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交工作、提标准、压担子”,把干部安排到政协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一线,建立交办工作督查机制,在工作实践中提升机关干部履职能力;积极向上争取,通过跟班学习及参加省市政协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会、学习会等方式,不断拓宽机关干部工作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模范机关建设。在工作中更加突出“服务型”机关特点,围绕政协履职,搭建工作平台,畅通履职渠道;稳步推进宣传工作,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继续加强政协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政协影响力,继续保持全省政协系统宣传工作靠前优势;在成效监督上下功夫,定期听取各专委工作开展情况,每年对各专委工作开展横向评比,在机关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各位委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我县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