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
来源:少数民族界别 浏览:5473 次 时间:2018-10-11 10:57:18产业扶贫是“援之以渔”的扶贫方式,是稳定农村、农民脱贫的根本途径和长远之计。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培育农业脱贫产业上有了一定的起色,但还存在支柱产业未形成、龙头带动不强、农民增收不明显等问题,甚至出现脱贫村无脱贫产业支撑的尴尬局面。立足我县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适合广大农村、农民脱贫的农业产业势在必行。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布局农业脱贫产业
根据“土壤地图”成果、县域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特性,对全县农业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扬长避短,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三个产业带+N个产业园”农业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东部“山水体验区,天香富贵地”花果产业,北部“种养循环区、休闲养生地”粮蔬产业,南部“林药种植区,彝乡神往”林药产业3个产业带。
二、紧扣发展要素,全面夯实农业产业基础
加快农村交通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同步规划建设桥梁、安保设施等,为农村机动车、农用车出行提供安全的交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实现农村公路从“通达”到“通畅”的转变。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加快推进10大类35个水利项目建设,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大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中小流域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水网渠系,保障生产用水。
三、坚持创新驱动,探索经营发展模式
健立健全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经营主体与农户共同发展。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科学安排合理使用资金,发挥好杠杆撬动作用。引进、开发、推广适销对路的农业新品种,引进无污染、高科技含量、投资回报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高新优良品种,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争取与高等院校开展校地合作共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军人才。
四、坚持品牌开路,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推行“峨岭云边”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宣传策划力度,提高公用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建立健全品牌管理、保护和退出机制。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为载体,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乡(镇)干部、电商项目负责人等开展多层次培训,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队伍。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在省内外设立农产品专卖店, 畅通马铃薯、畜牧、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知公告
- 补选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 秘书长名单2025-04-18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邛莫军明等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2025-04-16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4-15
- 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2025年专项工作推进会召开2025-03-28
- 关于编撰出版《边城市井》邀请报价的函2025-03-25
- 关于延期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1-17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召开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5-01-15
- 政协峨边彝族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增补委员的决定2025-01-15
重要会议
-
暂无内容